11月5日(周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在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后于周三上涨,但美元走强、对最大金属消费国需求的担忧以及供应忧虑缓解等因素限制涨幅。
伦敦时间11月5日17:00(北京时间11月6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上涨34美元,或0.32%,收报每吨10,697.5美元。
自一周前因担心全球供应趋紧而创下每吨11,200美元的历史新高以来铜价已下跌4%。
Sucden Financial的分析师表示,此次回调导致铜价跌破21日移动均线切入位约10,782美元,使该水平成为阻力位,但也反映出市场出现了健康的盘整,一些过剩的动能从市场上消失。
渣打银行分析师Sudakshina Unnikrishnan表示,铜价今年迄今上涨22%,有望创下自2021年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但短期内可能在每吨10,000美元至11,000美元之间波动,因为宏观经济因素和需求担忧对其构成压力。
周一公布的一项民间部门调查显示,中国10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6,低于预期,前值为51.2。上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周五公布的贸易数据和下周出炉的信贷数据以及一些经济活动指标将提供更多关于需求的线索。
周三,美元兑人民币升至两周高点,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金属对中国买家来说更加昂贵。
在LME其他金属中,三个月期铝下跌9美元,或0.31%,收报每2,850.0美元。上周有公司向马来西亚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仓库交付了大量铝,以从一项金融交易中获益。
三个月期镍下跌40美元,或0.27%,收报每吨15,035.0美元,此前一度触及15,010美元,为8月22日以来的最低水平。2025年至今价已下跌2%,势将连续第三年下跌,因印尼产量增加导致市场供应过剩。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全球近27%的镍供应低于现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