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表示,“一般来说,小微企业风险较高,在限制贷款利率的情况下,意味着银行会承担更多的信用风险,而下调再贷款利率,则可以下调银行获得再贷款的成本,使银行更有动力去发放再贷款。”
近日,一份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的通知”在市场流传,21世纪经济报道多方求证,证实了该文件真实性。
文件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7月1日起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具体来看,一是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调整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95%、2.15%和2.25%。
二是下调再贴现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
三是下调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为1.75%,金融稳定再贷款(延期期间)利率为3.77%。
此前,在疫情期间,为落实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信贷支持,加大金融支持有序复工复产力度,人民银行在2月底发布通知,决定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本次下调是年内央行第二次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此后,央行又再推出1万亿的再贷款。
福建地区某农商行信贷部总经理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支农支小再贷款的使用有严格的领域和利率限制,虽然疫情期间央行增加了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但实际上银行的申请动力不强,还有很多额度未被使用。“其中原因一是小微企业需求不强,二则是因为利率限制。比如此前一年期再贷款利率获得成本为2.5%,而最高贷款利率为4.35%,银行的利差仅为1.85%,而小微企业风险高,再贷款的风险收益不够匹配,因此银行不愿去承担再贷款的风险。而随着再贷款利率下调,意味着银行的利差区间最大可以到2.1%,也是在鼓励银行更多投放给小微企业。”
“疫情期间央行增加了再贷款的额度,但是对于再贷款央行也有发放领域和利率要求,一般是当期LPR加点不超过50BP。但今年LPR利率连续下调,最新的一年期LPR利率为3.85%,如果加50BP即为4.35%。”天风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表示,“一般来说,小微企业风险较高,在限制贷款利率的情况下,意味着银行会承担更多的信用风险,而下调再贷款利率,则可以下调银行获得再贷款的成本,使银行更有动力去发放再贷款。”
“在疫情之后,虽然央行大面积投放了流动性,但就小微企业层面而言,因为疫情影响需求和市场都出现严重不足,因此有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体内循环。另外,从小银行的角度来说,小银行尤其是村镇银行在目前的政策中还是有较多限制,很多时候不能直接享受优惠政策而需要从大银行间接获得资金,导致小银行的负债成本较高。中小银行扎根县域农村,更希望能够得到一些精准的支持政策,比如一对一给予再贷款等。”甘肃地区某村镇银行董事长表示。
此外,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分析师都表示,目前央行在进行总量控制,希望通过结构化的货币政策,将资金更加精准的导流到实体经济,防止大水漫灌和资金空转。
在近期举行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二季度(总第89次)例会上,央行关于货币政策也有新提法。相比一季度例会,本次例会提出货币政策要兼顾可持续发展,并指出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继续用好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落实好新创设的直达实体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和发放信用贷款。
“这一是意味着货币政策总量最为宽松,隔夜利率低于1%的时代将会过去,货币市场资金中枢价格会逐步回归,二是表明此后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精准,如此前的两项新工具和此次的下调再贷款利率,来吸引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等。”廖志明表示。
相关解读
业内人士:央行使用再贷款、再贴现背后,反映的是重要的思路转变
时隔近10年再贴现利率迎下调 分析称将成为重要政策工具
央行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
再贷款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贷款。在中国,再贷款即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贷款。再贴现利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再贴现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商业汇票是购货单位为购买销货单位的产品,不及时进行货款支付,而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签发的、在约定期限内予以偿还的债务凭据。
金融稳定再贷款
是指为维护金融稳定,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的用于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再贷款。
按照现行再贷款分类,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向中央专项借款,用于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紧急贷款,用于退市金融机构个人债务和境外债务兑付等其他风险处置类再贷款,用于兑付人民银行自办金融机构个人债务的再贷款,“再贷款考核月报表”中列入“其他再贷款”项下的各类再贷款。再贷款作为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在支持经济增长,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结构调整,保证金融机构流动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